超乎想象:新冠病毒能在钞票上存活28天!

一项有关“新冠病毒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多长时间”的最新研究发现,只要温度合适,病毒就可以在某些表面上保持传染性至少28天。

CTV报导,这项新研究发表在本周刚出版的《病毒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在多种温度条件下、在包括棉花和钞票在内的多种物体表面上,测试了新冠病毒的寿命。


研究发现,在高温下,病毒在物体表面的死亡速度明显加快,但其却可以在几个无孔物体的表面上存活长达四周时间,这比以前的研究所表明的时间要长得多。

目前,绝大多数证据表明,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飞沫与空气,但这并没有消除人对物体表面传播病毒的恐惧。因为,新冠病毒也会通过打喷嚏或从口腔中喷出的飞沫传播到物体表面上。

这项实验在澳大利亚疾病预防中心的实验室内进行。研究人员找来的物体包括塑料聚合物及纸制钞票,手机屏(玻璃)、塑料或塑胶类制品(乙烯基)、不锈钢和棉花——不锈钢、乙烯基和玻璃是大多数公共场所中使用的材料;而棉花则代表着衣物和床上用品;而钞票,则更是常在不同人之间传播的“日常用品”。

研究人员将每种带有“合理数量病毒”的材料样品放入“保持相对湿度为50%的加湿气候箱”中,并在不同温度和时间范围内测试样品——设定温度分别为20、30和40摄氏度,观察时长分别为1小时,3天,7天,14天,21天和28天。

研究人员发现,在摄氏20度的温度下,除棉花外,每种材料上的病毒都可存活至少28天。

但尽管大多数表面上的病毒在第28天时仍然存在,但其浓度已降低很多。而具有多孔特性的棉花上的病毒在14天后就检测不到了。

多大感染控制流行病学专家Colin Furness


多伦多大学感染控制流行病学专家科林·弗内斯(Colin Furness)说:“病毒一旦离开您的身体,便无法再生、代谢或保护自己。一旦呼出某种病毒,该病毒便开始死亡。

“该病毒在20摄氏度的钞票上的半衰期(即其减少50%的所用时间)为2.74天, 9.13天后,该病毒消失了90%。在20摄氏度的棉花上,病毒的半衰期为1.68天,而减少90%则需要5.57天。”

“病毒在物体表面5到9天的时间内仍具有传染性。但‘病毒载量需要多小才能无法使人不被感染并生病’,这件事情目前还不清楚。”

研究人员没有在低于20摄氏度的温度下测量任何病毒样本,但他们观察到“温度从30摄氏度升高到40摄氏度时,病毒下降的速度会加快”,因此推断,如果温度从20摄氏度显着下降,病毒在各种表面上的寿命可能会增加。

“这些数据为肉类加工和冷藏设施中的COVID-19爆发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弗内斯说,温度是病毒生存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冬天,或者在寒冷的温度下,COVID-19会在表面上持续更长时间。”

那么,“我们钱包里的钞票到底会不会感染我们呢?”

按照弗内斯的说法,我们无需惊慌。“COVID-19病毒不会通过接触表面而大规模传播。”

他说:“在通过追踪最终病毒接触者的临床上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接触物体表面而感染病毒的情况,很少发生。”

他说,“大流行初期,我们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不多,那时人们对买来的食品或者收到的信件包裹等物品的表面传播充满恐惧。但现在,我们对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病毒传播主要通过共享空间,”弗内斯说:“通风不良,接触时间长,这些就是可能感染病毒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非常非常担心室内用餐的原因——不是因为你可能碰到了被污染的餐具,而是因为你和很多人一起在这个房间里,而且没有戴口罩……你们那是在分享空气中的液滴和气溶胶。”

据悉,在上述研究中,测试样品处于完全黑暗的环境之中——这可以消除紫外线对实验的任何影响——但这也是实验条件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地方。

弗内斯解释说,“如果物体表面被暴露在阳光下,那么其表面上的任何病毒都会更快地死亡。上述研究只是第一步,之后,研究人员需要将实验拿到现实世界中再次进行。”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继续勤洗手并保持警惕。”

弗内斯说:“洗手是防止感染的最佳办法,因为不止新冠,这还可以防止很多感染的发生,比如感冒。”


写评论
昵称:
匿名
验证码:
内容:
热 点 信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