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去世,看各界如何致哀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当地时间8月30日因病离世,终年91岁。各界领袖纷纷致哀。

俄罗斯中央临床医院30日发布声明说:“戈尔巴乔夫在长期患病后去世”。医院没有提供其它细节。塔斯社引述消息人士报道,戈尔巴乔夫的遗体会安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Novodevichy Cemetery),长眠于1999年离世的妻子赖莎(Raisa)旁边。

戈尔巴乔夫掌权时间不到7年,但他推动了一系列令人目不暇接的变革。然而,这些变革措施很快就超越了他的驾驭能力,导致苏联威权主义政权垮台,并使东欧各国摆脱了苏联的控制,结束了持续几十年的东西方核对峙。

 

戈尔巴乔夫生于1931年3月2日,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71年成为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1985年3月,因时任领导人契尔年科逝世,戈尔巴乔夫接任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上任后,戈尔巴乔夫致力推动开明政策,允许人们对政治和社会问题展开更多讨论,并且进行政治和经济的改革。然而,其在统治末期已无力阻止他自己掀起的巨大旋风。


他在1990年3月成为苏联建立总统制后上任的第一任总统,也是最后一任总统。同年,他与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就“限制战略核武器”达成协议,这标志着二战后冷战的终结,为此,戈尔巴乔夫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有评价称,戈尔巴乔夫对20世纪后半叶的影响力可能要超过任何其他政治人物。


然而,戈尔巴乔夫的衰落是羞辱性的。1991年8月,苏联发生了一场未遂政变,他从此大权旁落,彻底失去了卷土重来的机会。

他在位的最后几个月里,一个接一个的前苏联共和国宣布独立……苏联最终于1991年12月25日宣告解体,戈尔巴乔夫也于当日黯然辞职。叶尔钦成为俄罗斯首任总统。


1992年,卸任的戈尔巴乔夫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我把自己看作是改革的启动者,这些改革,对国家、对欧洲乃至对世界来说,都是必要的。”

他说:“我经常被问,假如我能够重新开始,我还会重复它吗?会的,没错。而且会更加持之以恒,坚定不移。”

苏联解体25年后(2017年),戈尔巴乔夫对美联社说,他当年没有考虑使用大范围的武力来维持苏联统一,是因为他担心一个有核武器的国家会陷入大乱(内乱)。

虽然戈尔巴乔夫因帮助终结冷战而获得1990年诺贝尔和平奖,晚年也得到了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赞誉和褒奖,然而在“前祖国”内,他却备受蔑视。

1960年版苏联全图

俄罗斯人指责说,戈尔巴乔夫应该为1991年的苏联解体负责——可以理解的是,这些人都对当年那个拥有15个加盟共和国、令人生畏的超级苏联……有所眷恋。

这种指责愈演愈烈,到最后,虽然戈尔巴乔夫的老友们将其比作“国家有难的替罪羊”,但也日趋疏远,不再与其交往。

据悉,戈尔巴乔夫患有严重且长期的疾病。另有消息称,他于去年10月因新冠病毒肺炎而入院隔离。但戈尔巴乔夫拥有的基金会一直否认有关其健康恶化的消息。

戈尔巴乔夫逝世的消息公布后,世界各国领导人均于第一时间表示哀悼。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赞扬戈尔巴乔夫是一位改变历史进程的独一无二政治家,“世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全球领袖、坚定的多边主义者和孜孜不倦的和平倡导者。”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认为,戈尔巴乔夫是一位值得信任及应被尊重的领袖,“其在结束铁幕时代功不可没,为打开自由欧洲铺了路,他应该名留青史。”

英国首相约翰逊则非常敬佩这位前苏联的末代领袖,在以和平方式终结冷战的过程中,展示出来的勇气和诚恳。

法国总统马克龙指出,戈尔巴乔夫对欧洲和平的承诺改变了他们共同的历史,“他是一位和平的人,他的选择为俄罗斯人开辟了自由之路。”

美国总统拜登昨晚发表声明,向戈尔巴乔夫的亲友致以最深切的哀悼。

“在苏联经历了几十年的暴政治压迫后,戈尔巴乔夫欣然接受民主改革,他相信实施开放和重建是苏联人民前进的道路。”

拜登还回顾了他与戈尔巴乔夫的交集。2009年,拜登时任美国副总统,他在白宫接待过来访的戈尔巴乔夫。两人一起讨论如何削减美苏核武库。

拜登说:“戈尔巴乔夫不仅看到‘一个不同的未来’是可能的,还鼓起勇气冒着自毁整个政治生涯的风险去实现它,结果,他带来了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并为千百万人民带来了更大的自由”。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戈尔巴乔夫的逝世深表哀悼,并于今早向其亲属致唁电慰问。

佩斯科夫表示,克里姆林宫尚未决定是否为戈尔巴乔夫举行国葬,这一问题将于今日解决。葬礼流程取决于戈尔巴乔夫亲属的意愿,普京总统是否会出席戈尔巴乔夫的葬礼目前也不确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说,“戈尔巴乔夫先生曾为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对戈尔巴乔夫逝世表示哀悼,向他的家属表示慰问。”

中国知名评论人士胡锡进表示,“戈尔巴乔夫是最受争议的世界领导人之一,他用牺牲自己祖国的利益赢得了西方的广泛称颂。”

写评论
昵称:
匿名
验证码:
内容:
热 点 信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