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现:亚洲新冠患者都有特殊抗体!都属于“二次感染”

亚洲人口总数占到了全球总人口的30%,但一年来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的亚洲人数为44000人,仅占全球目前总数的2.4%,除数字统计上可能出现的误差以及人口平均年龄上的差异之外,“人种差异”是否与此有关?

 

法国回声报驻东京记者周一发表长篇调查文章,介绍了日本与美国病毒专家对上述议题的研究及看法。

 

文章称:亚洲是疫情最早爆发的地区,但该地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都远远低于欧美国家。虽然新冠病毒的来源尚不清楚,但此种”病毒对亚洲及非洲等地民众似乎颇为手下留情”的说法,正越来越吸引专家的注意。

 

 

 

图片

 

 

 

日本与韩国近日的确诊病例有所增多,但自去年年初疫情爆发至今,两国因感染病毒而死亡的人数仅为4284人,而这一数目几乎等于美国目前每天的死亡人数。

 

此前,舆论一直将这一差异归结为以下两大点:

 

· 亚洲国家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迅速采取隔离措施,将确诊者、疑似病例与其他民众分开。而西方政府明显应对不力。

 

· 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比如“亚洲民众比较服从政府指令”,以及“亚洲国家民众习惯佩戴口罩”等。

 

 

 

然而事实上,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民众的日常生活并未被严密封锁,民众的基本行动自由与权利也并未受到任何侵犯。

 

同时,多位专家指出,上述因素确实与新冠病毒蔓延的速度与范围有关,但其并不足以解释“为何病毒在亚洲以及欧美国家呈现出的杀伤力会有如此悬殊的差别”。

 

经大量研究,现在日本已有多位学者都认为,病毒在不同地区的杀伤力或与“人种基因”有关。

 

 
图片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Tatsuhiko Kodama
 

 

近几个月来,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Tatsuhiko Kodama对一百多名亚洲新冠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了检测,他惊讶地发现,在所有病人的血样中都检测出了一种特殊抗体——这种特殊抗体“只有在人体第二次接触同一种病毒时才可能产生”。

 

Kodama教授因此认为,亚洲民众身体对新冠病毒的反应似乎显示了他们“之前早已遭受过类似性质病毒的攻击”。

 

Kodama教授指出,在COVID-19病毒之前,除萨斯(SARS)、中东呼吸综合症病毒之外,一定还有其他同类性质的病毒在亚洲地区的历史上流行过

 

这一研究结果或许就可以解释:“为何亚洲地区的新冠病毒杀伤率要远远低于欧美”。而从这一基础出发,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亚洲人种或许由于历史上受到过类似病毒的感染而出现了免疫基因”。

 

 

 

图片

 

 

 

为此,日本多家大学的病毒学专家已成立了一个攻坚小组,对从五百名亚洲轻、重症患者身上收集到的基因样本进行针对性研究。

 

攻坚小组研究的焦点,是被简称为“HLA”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该抗原是负责编码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一种基因,具有监督人类免疫机制的功能——重要的是,其所具有的这一功能“因人种而异”。

 

 

 

图片

 

 

 

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日本病毒专家本庶佑(Tasuku Honjo)指出,研究HLA细胞系统,对病原体的鉴定能起到关键作用。

 

事实上,地球上某些地区的居民对某种病毒拥有天生的免疫能力,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巴黎巴士德学院的学者举例称,非洲国家的居民抵御疟疾的能力便远远超过欧美国家居民。

 

目前,日本学者正加紧研究。预计在几个月后,他们便将针对“亚洲人种是否对新冠病毒具有一定天生的免疫能力”作出判断。

写评论
昵称:
匿名
验证码:
内容:
热 点 信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