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会出现抢购潮?社交媒体推波助澜!

随着报道加拿大和美国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消息越来越多,抢购口罩、一次性保护手套、洗手液等防疫物资的风潮已经发展到连食品、饮料和厕所手纸等日常用品也疯抢的情况。

 

抢购风潮
 
华人移民往往是这些抢购风潮的领军人物。
 
专家们认为,虽然发生重大疫情时,出现抢购和囤积物品的风潮是常见的事情,但这次由于新冠疫情引发的抢购风潮由于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而显得特别疯狂。

 Ben Nelms/CBC

 《瘟疫心理学:为下一次全球爆发做准备》一书的作者、加拿大温哥华大学教授Steven Taylor指出,随便什么人在超市拍一张堆积满满的购物手推车和空空如也货架的照片,然后放到社交媒体网页上,这张照片就会瞬间火爆疯传起来,而下一瞬间发生的就是更加凶猛的抢购狂潮,因为这张疯传照片带给人们的信息是“快去买、再不去就什么都没了!”
 
社交媒体
 
Steven Taylor教授在接受加拿大广播公司采访时说,其实民众应该具有的基本网络信息常识是,一张照片之所以会火爆疯传是因为物以稀为贵,如果拍摄一张商店货架满满、人们正常购物的照片放到网上,这样的照片是不会火爆疯传的。
 
当然,恐慌性抢购和囤积物品的背后是对新冠病毒传染的害怕和担心,这种羊群心理推动了恐慌性抢购的产生,而社交媒体的普及和高效则成倍放大了抢购风潮的规模、加快了抢购风潮的形成。

Leanne Hazon/CBC 

羊群心理
 
打个比喻,这就好像是在一条大船上,当所有人都跑向救生艇时,你还能坐在那里慢条斯理地问船是要沉了吗?不会的,你也会立刻加入跑向救生艇的人群里面去。

即使这条船并没有沉没的迹象。但当大家都做出了一个选择时,很多人因为“从众心理”都会跟随。
 
Steven Taylor教授认为,无论是加拿大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在疫情面前都要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
 
对于政府来说,负责公共卫生事务的官员在公开讲话时应该注意掌握平衡,既要告诉公众当前的疫情变化、让大家注意自我保护,又要小心避免引起民众不必要的恐慌。
 
而民众则应该避免非理性抢购行为。比如在抢购厕所卫生纸前应该想想自己在今后几个星期中到底需要多少用量。
 
卫生专家Alison Thompson指出,非理性抢购会给经济供应链带来超负荷压力,少数人的抢购和囤积物资会让多数人正常的消费需要无法得到满足。

Franny Karlinsky/CBC

 

小编划划重点


第一,没事儿别老刷手机,让自己焦虑或恐慌,媒体的特性决定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你以为你看到了真相,其实你看到的是不全面的,甚至是你根据自己的喜好而选择的“真相”。

第二,如果你看到了一个不能确定的消息,请慎重转发朋友圈或微信群,谣言有时往往就是这样高速扩散的。

第三,魁北客传媒呼吁大家理性“囤货”,这是我们一贯的立场。按照加拿大卫生部门的建议,如果因为疫情而不能出门,准备好一周到两周的食品即可,正在服用处方药的人群,也应该适当多开些处方药以做准备。

写评论
昵称:
匿名
验证码:
内容:
热 点 信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