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六代,无纷争!我们能从洛克菲勒家族学到什么

 

人面不知何处去

樱花依旧笑春风

 

1.jpg

 

2017年3月,华盛顿的樱花绽放,当花瓣缤纷落下,充满的是春天的喜悦。

就在樱花节的第六天,3月20日,一代传奇人物,银行家、慈善家、富三代,世界上最长寿的亿万富翁——大卫•洛克菲勒,在春天里与世长辞,享年101岁。

 

2.jpg

 

作为富三代:

他是一个败家子吗?

 

3.jpg

 

我们经常说:富不过三代。

作为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掌门人,

他本该是一个口衔金钥匙出生的败家子形象。

 

但实际中,

大卫•洛克菲勒非常的勤奋努力、成绩斐然。

他拥有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他带领大通曼哈顿银行业绩翻倍;

他在1959年发起企业艺术收藏;

开启了银行收藏艺术品的世界潮流.

 

4.jpg

 

尼克松访华以后,

他在1973年就积极拜访中国,

促成大通成为中国银行的代理银行。

90多岁高龄的时候,

他依然每年有大半年在世界各地出差。

他还毕生热衷于慈善事业,为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哈佛大学等巨额捐款,累计数亿美金……

 

他是家族里的个案吗?

洛克菲勒家族是否健康存在?

 

5.jpg

 

实际上,洛克菲勒家族早已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成功的延绵发展一个世纪,现在已经传至第6代,而第七代也正在崛起。家族里有超过200位成员,福布斯测算他们的总资产有110亿美元。 

每一位家族成员都不贫穷,但也没有人无所事事的睡在金山上。他们勤奋努力,在不同领域崭露头角,可谓代代出英才。 

同时代的知名财富家族里,洛克菲勒表现非常出众。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不是亿万富翁的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什么呢?

 

一、面对财富,

我们向洛克菲勒家族学什么?

 

6.jpg

 

尽管拥有纽约地标式的建筑,这个家族却没有表现出傲慢的不可一世。 

洛克菲勒家族有一句祖训“家族财富属于上帝,我们只是管家”,面对财富的谦卑之心代代相传。 

怎样看待拥有的财富,是洛克菲勒家族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而其奠定者就是第一代传奇人物——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7.jpg

 

他出生于1839,于1937年离世,享年98岁。 

他在31岁时(1870年)创立标准石油,是闻名世界的“石油大王”,也是十九世纪的第一个亿万富翁与全球首富。 

到了1902年,老约翰的财产是2亿美金,而当年美国的GDP也只有240亿美金。 

老约翰出身贫寒,极度节俭,钟情于记账。 

他将生活中的一切开支数字,不论大小,通通记录下来,并仔细研究。 

据说他一生都把账本视为自己最珍贵的纪念物。 

“抠门”好像是所有富一代的标签。 

老约翰在自己的标准石油公司中,提炼加工原油的成本都要计算到小数点后3位。 

资料上写,曾经有一次,他质问一位炼油经理:“你们提炼1加仑原油为什么要花1分8厘2毫,而东部的一个炼油厂干同样的工作只需花9厘1毫?” 

就连价值极小的油桶塞子他也不放过。他曾给下属写信:“上个月你厂汇报手头有1119个塞子,本月初送去你厂10000个,一月你厂使用9527个,而现在报告剩余912个,那么其他的680个塞子哪里去了?” 

洛克菲勒在功成名就、家财万贯之时,仍向被邀请去他别墅住了一天的朋友要10元的住宿费。 

他还曾向秘书借5分钱打公用电话,归还时秘书不好意思要,他一本正经地责备秘书:“5分钱是一块钱的年利呢!” 

不过,“葛朗台”式的老约翰公开表示:“我不喜欢钱,我喜欢的是赚钱。” 

退休后,他热衷于慈善事业,和钢铁大王卡内基开创了美国富豪捐出财产做慈善的先例。 

老约翰将慈善事业称为“给予的艺术”。他说:“给钱很容易造成伤害”。 

老约翰是一个虔诚的浸信会教友,他将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捐献给教堂和做其他善举,随着他的收入的增加,慈善捐款数额也相应增加。 

后来,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做慈善也成了整个洛克菲勒家族世代相传的传统。 

洛克菲勒家族的一位长期顾问曾说,“洛克菲勒家族成员有意识地在努力教育他们的子女,如何用自己的钱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在这其中,‘接触资本是最大的罪过,你应努力靠自己的收入生活’,就是重要的一课。” 

 

二、培养孩子,

我们向洛克菲勒家族学什么?

 

很多人以爱孩子为理由,勤奋工作,反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培养与陪伴。

也有些人非常成功,以教育孩子、传承经验为由,为孩子安排好了未来的路,而不信任他们自己的选择能力。 

洛克菲勒家族,从第一代开始就能力超强,事业又异常忙碌,他们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教育呢?这里有什么故事呢?

 

8.jpg

 

富二代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患有抑郁症。在超人一样的父亲面前,他找不到自我,怎么努力也自觉匹配不上自己的名字和巨额的财产。这恐怕是很多富二代富N代的典型悲剧。 

老约翰没有一味斥责,没有对儿子失望,他写了很多感人的信给他,帮他减压,不断告诉他什么是人生的快乐和该怎样看待财富。

这些书信汇集成书,至今看来仍很感人。

小约翰思考再三,走出了一条打破束缚的路。他没有被家族生意所禁锢,而是在家族和个性面前,尝试了很好的平衡。他辞去了家族石油公司的职务,交给更合适的人来管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热爱的慈善事业中。

 

9.jpg

 

从此,这个显赫家族有了一个基因:关心每一个家族成员,允许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不会因为父辈祖辈的光辉而预设孩子的未来,也不要求子女牺牲自我爱好为家族企业而献身。这让每个家族成员有自己的空间发展,给未来、给家族延续奠定了好的基础。 

也正是这样的家族观念,才能允许富三代大卫•洛克菲勒进入了银行业,以及开拓了艺术品收藏的新领域。 

另一个方面,老约翰和小约翰对孩子的用钱管理都非常苛刻,从小就严格限制零花钱并且要求记账。富三代大卫•洛克菲勒出生的时候,已是亿万家财。但是他每周只有3毛的零花钱,平时需要自己的拔草、整理落叶,还要每天早起给家人擦皮鞋来挣零花钱。一双皮鞋5分,一双长筒靴1毛。靠自己努力适度挣钱,体会获得收入的艰辛,懂得珍惜财富,是洛克菲勒家族保持很好的教育传统。 

虽然在自己花钱上一直很朴素,这个家族却在慈善上非常大方。

富二代小约翰一生共捐出了5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他一半的身家,也消解了在民众眼中他的家族财富是原罪的印象。位于北京的协和医院就是他捐建的项目之一。

 

10.jpg

 

三、财富传承,

我们向洛克菲勒家族学什么?

 

六代以来,洛克菲勒家族越来越大,涉及了政治、外交、企业、金融、学术、慈善等很多领域。大家的观点、兴趣、个性都不同,却从未发生过财产纷争,也没有过败家明星。他们的财富如何保持?又是怎样避免了电视剧里的宫斗戏份?

 

11.jpg

 

第二代小约翰有四个姐姐,他是唯一的男孩。那时财产纷争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小约翰自己有一个女儿和五个儿子 。如果不早日考虑财产分配问题,那么宫斗剧分分钟会出现。 

1934年秋天,小约翰60岁的时候,他面临一个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 

1934年罗斯福总统针对富裕阶层的税收政策,大幅提高了馈赠和财产税税率。 

如果按照传统做法,家族财富大部分会用于交税。思考再三,小约翰决定创立家族信托基金,来解决财富有效传承和避免财产纷争的难题。 

第一批信托财产包含给妻子和6个孩子每人留下6000万美元,在1952年其78岁的时候又为孙辈们设立了第二批信托。 

通过这个信托,至少将家族财富的一部分在免除财产税的情况下能传给3代人。

同时,小洛克菲勒还另外设立了一个由五人组成的家族信托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有处置资产的绝对权力。信托受益人在30岁之前只有分红收益权,不能动用本金,30岁之后如果想动用本金,也要经过家族信托委员会同意。

 

12.jpg

 

如今,这些信托财产构成了洛克菲勒家族主要的财富。管理家族信托的办公室有200位投资专家。家族的族长负责进行大的决策。 

这有效地避免了后代之间出现争遗产大战的热闹场面。 

大卫在自传中说:富三代也并不好当,如果没有父母的明智指导,这巨额的财富就会成为一种诅咒,而不是福气。 

1935年6月中旬,在设立家族信托一年后,小约翰给儿子大卫的信中说,“关于如何明智地管理和处理财产,要获得这种知识,最好是通过经验的逐步增长,我在赠送你们所有财产的时候,这种想法一直在我脑中占主导地位……我把巨大的信托资产给了你们,但是,我知道,你们永远不会让我后悔这么做。” 

公平处理财产分配,合理的管理财产并保持延续性,给每一个家族成员开拓自己事业的支持,同时又保证了家族有能力整合资产能量,实现每年10%甚至更高的回报。这正是小约翰设计的家族财产管理与传承机制,通过后几代不断的调整完善,达到了财富有效传承的效果。

 

那么三代以后是什么情况呢?

 

13.jpg

 

现在,大卫•洛克菲勒的女儿佩姬·洛克菲勒,作为家族的第四代,她拥有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 

其实,她却早在20多岁的时候就放弃了显赫的“洛克菲勒”姓氏。 

她说,“我希望我能够工作、学习只是因为我真的具备资格,而不仅仅因为我拥有一个洛克菲勒的姓氏。” 

1987年,佩姬在曼哈顿上街一个贫民区小楼房的三楼,创办了致力于解决贫困和不平等问题的非营利组织——希奈戈基金会。 

她一生为公益事业奔走,还发起成立了全球公益家族协会,集合了全球20余国的76个主流政商家族,致力于推广公益及维护世界和平。

 

14.jpg

 

第五代的史蒂文·洛克菲勒二世与第六代史蒂文·洛克菲勒三世虽然为人低调,但是也都活跃在全球政界、商界和慈善界,而且他们都曾到访中国,表示他们也正在参与中国的崛起,以后能有机会也希望与中国能展开更多的交流合作。

说不定哪天就能在中国的某个活动上见到他们哟!

 

长按二维码,关注《魁北客》 

ohquebec二维码.jpg

热 点 信 息